院务信箱| 旧版入口|  /  English

知行要闻

首页 >> 正文

【访企拓岗①】校企联动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作者:编辑:党群工作部来源: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04 14:51:35点击次数:

编者:学校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特别指出,要加强访企拓岗,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整合校内外多种资源促发展。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各二级学院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定位,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力度,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毕业生实习实训平台和就业渠道。即日起,学校推出“访企拓岗:校企联动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系列报道,集中展现近段时间以来各二级学院访企拓岗的最新动态及成效。


外国语学院:走出去,呼应企业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商务英语等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主动呼应这些变化才能更好服务行业振兴。”这是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启金此次外出走访企业的最大感受。4月13日-4月16日,陈启金带领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程星前往东莞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他拍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子数码行业协会走访调研,收获颇丰。

在东莞在一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陈启金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充分交流,详细了解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规模、生产运营、人才需求等情况,并与企业就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实训实习等内容进行探讨,深入挖掘企业与人才培养需求的契合点;在深圳他拍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公司理念、发展目标和人才需求,希望与学院开展密切合作。双方就如何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学术交流、联合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进行了交流沟通;在广东省电子数码行业协会,公司负责人向陈启金一行介绍了协会基本概况,双方就网红直播带货、跨境电商产品设计需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初拟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均表示,要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广泛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为校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为学生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更强保障。

“积极呼应市场企业发展的新需求,人才培养才更具针对性。”谈及此次访企拓岗的感受,陈启金表示,通过访企拓岗,一方面加强了学院与企业间的沟通和互动,使学院对企业关于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调研参考依据。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加大校企联动力度,引导师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并充分整合资源,联合会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学院积极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文学院:请进来,校企联动共育复合型法律人才

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4月19日下午,人文学院与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在学校知音楼402会议室举行签约授牌仪式。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李少波、高级合伙人兼律所主任姚飞等律所代表,学校副院长钟春敏、王文凯和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人文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仪式。


座谈中,副院长王文凯代表学校对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和法学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表示能与武珞律所合作,是人文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助力剂,更是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平台。期待双方在专业建设、师资交流、教育教学研讨等方面能有更深入、更全面和更广泛的合作。

“武珞律所非常重视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座谈中,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李少波介绍,律所已先后与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湖北大学法学院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关系,期待校企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在法律实务新课程开发、实习指导、课题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法律人才。


仪式中,副院长钟春敏与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主任姚飞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文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座谈交流中,钟春敏表示,在学校2023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际,与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合作恰逢其时,期待双方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课堂开展、双师型教师锻炼、课程建设开发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发展。

姚飞对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高度肯定了我校2018、2019届毕业生曾成龙、舒小青、刘康三位专职律师在武珞律师事务所的优秀表现,期待通过校企合作联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专业优势,通过合作开展法学学子“十个一”训练,共育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实现校所双方共赢。

据悉,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6年3月,是经湖北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经过17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有执业律师近百人,已在全国开设四家分所,多次荣获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鄂ICP备19016608